首页文章正文

瞒报和漏报,干部漏报事项处理

瞒报与迟报时间划分 2023-12-07 19:22 671 助孕
瞒报与迟报时间划分

瞒报和漏报,干部漏报事项处理

第五条《条例》所称的迟报、漏报、谎报和瞒报,依照下列情形认定:一)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,属于迟报;二)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、瞒报、谎报、迟报、漏报事故行为层出不穷的背后,是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有待打破,以及相关制度不严密、执法宽松软的现状尚未改变。一方面,瞒报、谎报、迟报、漏

+﹏+ 二、瞒报未必都构成违纪。根据《条例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,违纪行为具有三个要素:违规性、危害性和应受纪律处理或处分性,缺一不可。漏报行为虽然也有一定的违规性和危害性,但给予纪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》第四条规定,“事故报告应当及时、准确、完整,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、漏报、谎报或者瞒报。”同时条例第三十六条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

严禁擅离职守、脱岗空岗;严格执行防汛救灾报告制度,严禁迟报、瞒报、漏报重要汛情灾情信息;严格执行网络宣传纪律要求,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,以严明纪律和过1、个人事项漏报瞒报界定定义如下:1)漏报是报了没有上报完整,而瞒报是隐瞒不报;2)个人事项漏报行为主要有未报告本人持有往来港澳通行证、因私持有大陆居民往

+﹏+ 法律主观:漏报和瞒报的区分为:行为人主观目的不同,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类别、伤亡人数、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,属于漏报第五条 《条例》所称的迟报、漏报、谎报和瞒报,依照下列情形认定:(一)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,属于迟报;(二)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类

漏报和瞒报的区别是:概念和行为方式不同;后果不同。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类别、伤亡人数、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,属于漏报;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有些领导干部在房产、股票投资、经商办企业、出国出境情况等方面频频出现瞒报漏报现象2月8日,江苏省沭阳县政府召开廉政工作会议,并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《镜鉴》。专题片中,一些落马党员

瞒报与迟报时间划分

标签: 干部漏报事项处理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母婴频道 Copyright @ 2011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09578号-4